乡村振兴,富民为要。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探索助农惠民新路径,2025年7月27日,农工党南通大学第一支部组成调研组,在农工党南通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冯俊的带领下,赴启东市曹家镇村开展助农惠民新探索调研活动。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举措,为农民增收致富指明了方向。而农村电商作为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增收致富新路的重要抓手,在激活乡村资源、拓宽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曹家镇村近年来在助农惠民领域积极探索,成效显著,为深入了解当地经验,推动助农工作更上新台阶,农工党南通大学第一支部组织了此次调研。
走进曹家镇村,调研组深切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村容整洁有序,基础设施完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在村史馆,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影像,全方位展现了曹家镇村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调研组成员深受触动,对村庄的精神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曹家镇村党总支书记陈丽丝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曹家镇村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利用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她的介绍,调研组了解到,在启东市合作镇党委政府的统筹下,曹家镇村联合竖海村、五星村等8个村抱团发展,组建强村公司 —— 南通合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设抖音“合禾农旅”账号探索“村播”新模式。
“竖海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庙店村的绿宝甜瓜、周云村的黑毛猪、四楼村的地产三宝,都是我们直播间的‘常客’。” 陈丽丝介绍说,合作镇将农旅融合作为产业培育重点,深度挖掘区位、生态、田园、红色、人文等资源,已形成亲子体验、人文休闲、红色研学三条乡村旅游线路。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紧扣‘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领办合禾文旅公司,已助推全镇20余种特色农产品实现线上推广销售。”陈丽丝说,合作镇盛产芦笋、葡萄、山药等农副果蔬,通过达人带货、数字电商、AI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让本土农产品精准端上百姓餐桌。她表示,下阶段将加大助农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搭建爱心公益与优质农产品的对接桥梁;未来要加密直播频次、提升内容质量,用更大的“支书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谈及直播助农的感受,陈丽丝感慨到“人累着、心乐着,自从投身这项工作,身为村支书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冯俊对曹家镇村的探索与实践给予高度肯定。他认为,曹家镇村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助农惠民之路,特别是在农村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实地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也反映了乡村电商发展面临物流成本偏高、专业运营人才短缺、品牌辨识度不足等挑战。冯俊指出,破解这些难题需系统施策。一是深化校地协同育人,依托高校资源建立电商实训基地,定制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等课程,培育既懂技术又懂乡土的“新农人”队伍;二是推动政策集成发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在村级节点布局冷链仓储设施,通过“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三是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一镇一品”为抓手,统一包装设计与质量标准,讲好农产品背后的乡村故事,提升市场辨识度;四是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引入AI选品、智能客服等工具优化运营效率,对接大型电商平台争取流量倾斜,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矩阵,让农村电商持续释放富民效能。
本次调研行程紧凑、内容充实,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曹家镇村在助农惠民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宝贵经验。双方一致认为,要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农工党在人才、智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曹家镇村的实际需求,共同探索更多助农惠民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冯俊,农工党南通大学第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