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清(盐城)
青年初识农工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今年已经八十大寿了。作为她的一个普通成员,重温我党的风雨征程,从中得到许多教益,回顾自已与农工党的多年情缘也十分甜蜜。我在青年时期对中国农工民主党即有所知。那是1955年初夏,我来到南京省直机关工作。某日与在宁科研单位已工作数年的堂兄晋谒中山陵后,他领我在林荫道上继续往西走,走不多远就到达邓演达先生陵寝。他领我向邓公遗像三鞠躬后说:他已经是农工党员了,邓演达就是农工党的创始人,他还介绍了农工党和邓演达的抗日救国的光辉历程。我想,邓演达能安卧于我敬仰的孙中山先生左侧,他与孙先生关系的密切,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从这时起,在我的记忆里就增加了邓演达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两个新名词,而且对邓演达先生的敬慕之情也油然而生。
1956年我进入医学院学习,不久我发现,许多知名教授都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他们还担任了学校行政职务。其时春风荡漾着祖国大地,校园内外,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师生们欢声笑语,携手并肩,向科学进军,好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957年下半年,一场政治风暴席卷全国,校内的农工党员还有其它民主党成员大都被打成了所谓右派份子,而且还得知,建国后已担任交通部部长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的,时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的章伯钧先生也被打成右派,而且还有什么章(伯钧)罗(隆基)反党联盟等罪名。从此,许多民主党派的命运也和农工党一样,一厥不振,消声匿迹。后来又是十年动乱,民主党派更是遭了殃。我茫茫然,百思不得其解。尽管如此,邓演达的光辉形象,中国农工民主党的革命历程仍然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而且,我记住一位诗人的话: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中年加入农工党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祖国大地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出现了勃勃生机,民主党派组织雨后春笋般相继恢复和发展。1983年间,我工作所在地盐城市筹建农工党组织,临时召集人陈少夫同志动员我参加农工党。其时中共的大门对我敞开着,医院九三学社临时负责人也拿来入社表格。由于我对中国农工民主党早有认识,知道农工成员是以医药卫生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民主党派,我理所当然加入了农工党。出于我意外的是,经推荐和选举我竟担任了首届中国农工民主党盐城市委委员,并兼任农工党盐城市笫一人民医院支部主任,直至退休。其时我已是一名科主任,行政和业务工作相当繁忙,但是有中共基层党委和农工市委的双重领导;又有一股政治热情在鼓动着,身上好像装了发动机,工作积极性也更大了,农工支部工作有声有色。每年的七月一日,我都要组织一次,送医送药到农村,以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日。1991年,盐城市遭受百年未遇大水灾,我曾带领医疗小分队,带着药品;带着近万元支部农工党员交的特殊党费;带着他们的一颗关怀灾区人民的心,涉水来到重灾区阜宁县马荡乡,跨进灾民的家门,灾民们称我们是共产党派来的好医生。我深知,在基层,农工党支部工作中心与中共党委是完全一致的,中共党委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农工支部的中心任务。支部工作离不开中共党委的领导,在基层农工党支部与基层中共党委的关系方面,我总结出:“主动争取、积极维护、自觉接受”中共党委领导的十二个字的工作方法,颇获好评。当时的中共党委书记崔玉顺同志经常和我清茶一杯促膝谈心,一天他拍着我的肩膀亲切地说,我院农工支部是好样的,我对她和对中共支部一个样!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黄德茂同志曾在百忙中莅临我支部办公室指导我们工作,并问候大家。有书法家之称的中共盐城市委书记曹兴福和副书记徐汉炎分别写了“团结奋进 振兴盐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条幅,至今仍悬挂在我院农工党支部办公室,激励我们医院一代代农工党人不断开拓前进。
1992年6月,我参加了农工党江苏省第七次代表大会,让我大开眼界,我见到了时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的章师明先生(章伯钧之子)和农工党江苏省主委唐念慈先生还有副主委管仲伟先生,曾同室讨论国是,同桌交杯共饮,他们都是农工党的杰出人物,竟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还曾和多位医学专家教授在一起小组研讨医学,聆听教晦,得益多多。晚间别开生面的文娱晚会,演员全是农工党员,节目精彩纷呈,不亚于一个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在农工党这个大家庭里,有这么多的政治家、专家、教授和艺术家,真是人才辈出,让我肃然起敬,同时也有几分自豪感,我们的农工党真是不一般!
老年热爰农工党
夕阳无限好,最美是夕阳红。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回顾我的大半生,是中国共产党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我茁壮成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因此我热爱中国共产党。同时我也热爱自已的农工党组织,是农工党给我以政治生命,给我一个参政议政的政治平台,把我造就成盐城一个小小的政治活动家。现虽已退休,但是退休志不休,对农工党组织我依然关心,并且把医院农工支部和盐城农工机关当作自己温馨的家园。现任医院农工党总支主任左其龙同志还经常与我交谈,让我做一些调查研究,设计一些提案,由他带到政协去。令我欣慰的是:由我撰写的“关于改善我市老龄人待遇,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提案,今年已被政府采纳,现已开始实施。现在,我每个月都要到盐城农工机关走一走,看一看,他们也像对老朋友一样,对我关怀备至,定期组织我们外出参观学习,逢年过节都要慰问我们,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去年我还被农工党盐城市委授予“优秀农工党员”光荣称号。这本荣誉证书,是我热爱农工党的见证,我将永远珍藏。今后,对于农工党组织,凡我所爱而且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继续做下去,让“优秀农工党员”称号永不褪色。
今天,我们的中国农工民主党,已走过了八十个春秋的光辉历程,在此八秩华诞之际,在金色的阳光下,让我们举杯共饮,敬祝农工党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