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根友(南京)
6月27日,我从南京到上海进入世博园,看沙特馆当时人不算多,进去以后才发现里面要绕很多,还好多数人有塑料小凳,彩色折叠小凳也是本届世博会的风景线、纪念品。站立时间长吃不消,坐下明显放松很多, 6个小时都是在不锈钢护栏里慢慢向前移动,哪怕只有很短停留时间,我都会坐下来,可谓是抓紧一切时间休息,想到伟人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体会很深。终于步入沙特馆的通道,欣赏旁边的宣传画,进入放映厅的入口,站在自动前行的传送带上自然前行,首先是两国领导人,然后是沙特的自然景观与历史,进入高潮的是很高的声音与很大的画面,也说是三维立体电影,很壮观,10分钟左右结束了。
第二天下雨,再也不去排队很长的场馆了,到达芬兰、拉脱维亚、西班牙、澳大利亚、摩纳哥、土耳其等等国家馆,买好世博护照带上盖章。西班牙馆用藤制的矩形编制物品构成外观。半小时左右进入场馆了,进门是一西班牙红衣女郎躺在舞台上,跟随音乐与旁边的画面舞动起来,一边前行一边观看通道的图片,出门口有物品出售,还有艺术家用特有的技法现场作画出售,每幅100元人民币。
拉脱维亚馆给我的记忆颇深,一玻璃圆柱形空间,上下各有很多机器和它连接,一会有两个带头盔的男性“飞行员”进入圆柱形的空间隔着玻璃和观众交流,很快,一“飞行员”打开圆柱形空间里的小门进入其中,展开四肢,居然向上飞起来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还不时翻跟头,也没有忘记和观众嬉笑交流,几分钟,另一“飞行员”也进入了,两人自由自在的合作、表演,总共十几分钟后,结束表演。这种创意很棒,也许是利用下面机器发生的强大风力推动、调节吧,这是一种猜测。很有科幻性,很适合少年儿童对科技的想象。
澳大利亚馆矩形褐色外观,基本上不停步缓缓向前,也没有忘记及时打开折叠小凳抓紧休息。沿途观看宣传画后进入放映厅。放映厅中心有三个小风车,舞台由大概六块弧形屏幕组成,每块屏幕的内外两面同时放映,并时上时下,主题由三个孩子的对话来表现,说出各自的理想,描绘未来的美好,如诗如画,让人仿佛进入童年很美妙。
一个人行动还是很方便的,有地图,各馆也不远,再就是有很多很辛苦很友好的志愿者以及公安干警服务,应该不会迷路的。平时小跑,既抓紧时间,也做有氧运动。中国馆知道进不去就看看省市馆,在北京馆看到了我国成功的百年奥运梦想的火炬,在西藏馆盖上唯一的中国馆印章。在主题馆购得小的纪念品。乘坐越江线,很快到达浦西。
船舶馆前排队人不少,就进入礼品部买了一套世博邮票。留下观众留言,正好表达我和参观人员一样的祝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东方之冠,世界之星。
震旦馆很快就进去了,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看到奥运会金镶玉的金牌还是很好的,并收藏在相机里。在绿色广场后排座位坐下,吃点面包喝点可乐后又乘车回到浦东。
很想再去看几个馆,时间确实不够,只有加速奔向美国馆,晚上各馆排队相对好些。美国馆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看美国人学习中国话 “欢迎参观美国馆”,比较费劲也比较搞笑。第二部分主要是美国人的发言,解说员引用了一句常说的笑话,他每天要吃二十个汉堡包,除了汉堡包,还是汉堡包。放映有希拉里、奥巴马的发言,也有美国人的思想:多元、创新、乐观。居然看到关颖珊,她是冠军,有一次没有夺冠,人们为她惋惜,她只是淡淡的说“今夜不属于我”,心态非常好。第三部分是描述一个女孩想种一盆花,后来花坏了,描述周围人的各种变化,最后小区变成美丽花园,寓意很深。第四部分是展厅,没有盖章的,但在收银台处提示购买一件T恤衫,可以盖上一美国收银章,好像是生意经哟。
美国馆有这么一句,中国举办世博会,说明中国的实力与进步,也是中国人的自豪,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世界博览会,非一般实力能做到的。感慨两天时间太短,每一个馆都应该仔细看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