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菁(无锡)
2008年6月底,我从市卫生局调任至南长区,在农工无锡市委领导关心下,于同年12月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
初识农工党。最早对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认识应该是在二十年前。那时,母亲是江西南昌医药界人士,是个正直、谦和的知识分子。尽管她工作很忙,可我时常看到她无偿为民服务,对她充满敬佩。在她35周岁时,得知她加入了农工党,从此我初步认识了中国农工民主党,也了解到中国农工民主党是革命先烈邓演达所创立,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主党派,于是我对这个党派开始关注。
工作后,我了解到加入农工党的要求很高,中级以上的知识分子是首要必备的条件,而且还必须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为此,我工作中加倍努力,从一名普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到市级机关任公务员,从医学学士到法学博士,从青年岗位能手到单位骨干……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这些年我取得的成绩中,无形之中是母亲的农工党员的形象在影响我、激励我。
与农工党结缘。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又过了若干年,正在我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2007年底,我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主委曹锡荣同志来到市卫生局任局长。有幸做他的部下,使我对农工党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时常被他及他领导的团队工作精神感动:感动于他在艰苦工作环境和甲流感等重大突发疫情防控中的掌控能力;感动于他领导的全体医务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在各自岗位默默服务于社会;感动于这里每个人都用一颗热切的心关爱无锡,参政议政;感动于我们没有年龄和地位的距离,每一次交谈他都给予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使我进一步坚定了我想加入这个党组织的意愿。
在农工党成长。2008年12月,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我光荣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自从加入农工党后,通过参加党组织活动,我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充实了自己,收获非常大。虽然,我加入农工党的时间不长,但是我已经充分感受到农工党组织大家庭般的温暖,在党的关爱下我不断成长。我入党时,南长区农工党员年龄总体偏大,力量比较薄弱。为此,我和支部委员们积极工作,发展党员,主动交谈,宣传农工党的宗旨和光荣历史,介绍党派的相关情况,并向他们赠送红色的小册子——《中国农工民主党党章》,鼓励他们积极努力向农工党组织靠拢。接着,根据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党派成员要经过成员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同意的有关规定,我及时和农工党市委组织部取得联系,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向中共党支部的领导汇报,取得支持和同意。由于工作做得细致踏实,仅一年时间,我就介绍了三名同志加入农工党组织。党派力量迅速壮大起来,使我心中更对组织充满关心和热爱。
2009年初,南长区委统战部在民主党派中开展了“党委出题,党派调研”的竞赛活动。农工党南长医院支部积极响应,确定了由我为组长并执笔调研主题为《南长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在调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半年多时间的调研,按时完成了调研报告。在年底南长区统战部“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成果竞赛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并在南长区政协议政日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得到了到会的区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农工党祝福。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参政议政,肝胆相照,农工党像一枚璀璨明珠在闪耀光芒。关注人民的健康、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救援、及时应对甲流感等突发重大疫情……为国家繁荣,为民族振兴,为人民生活的富足,农工党在努力,农工党党员在行动……我作为其中一员感到无上光荣。我是一名农工党党员,我敬仰农工党这一组织的神圣,同时,我也深知农工党党员肩上的责任,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为农工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祝我国的多党合作民主政治事业蓬勃发展,祝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