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新(扬州)
今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0周年,回顾我在民主党派机关工作26年的经历,有一件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87年8月的一天,农工党扬州市人民医院支部王主任来到农工党市委机关,反映他们已经联系一年的两位发展对象,中共市人医党委不同意发展,这样将挫伤支部农工党员做工作的积极性。王主任气愤地说:“我这个支部主任也不干了!”我耐心地劝慰道:“我会尽快向市委会领导汇报。”王主任表示愿意耐心等待。
市委会谈秘书长了解情况后,委派我协调。面对领导交给的任务,我感到自己资历浅,做协调工作有些力不从心。领导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鼓励我大胆工作。为了能顺利完成任务,我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备课”,认真学习了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等书籍。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民主党派发展工作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
思想认识提高了,觉得自己有了底气,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去中共市人民医院党委拜访张书记。哪知第一次就吃了“闭门羹”。市人医党委办公室的同志说,张书记开会去了。我闷闷不乐地回到办公室,吐起了苦水,认为这事打打电话就能办好了。谈秘书长耐心地教育我说:“打电话与上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但也说明了两种态度。我们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做统战工作,就是要诚心、耐心、细心。”我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吸取第一次拜访的教训,第二次拜访,我事先和张书记电话预约,却又一次吃了“闭门羹”,市人医办公室的同志对我讲:“张书记在接待客人,你改天再来吧!”我不大愉快地回来后,就发起了牢骚:“张书记这是看不起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谈秘书长再次耐心地说:“只要你有工作水平,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谈秘书长的一席话,又一次鼓舞起我工作的劲头。进而想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想想自己是一无名小辈,为了民主党派发展工作,为何不可以再去呢?
于是,我满怀信心地第三次拜访张书记。这次张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向张书记汇报了农工党市委的组织发展原则及现状,并介绍了中共中央领导人做统战工作的佳话:“解放初期,宋庆龄副委员长向国家主席刘少奇恳切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时隔不久,刘少奇告诉宋庆龄:‘党中央认真讨论了您的入党要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你留在党外对革命所起的作用更大些……’1981年,在宋庆龄弥留之际,邓小平主持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张书记边听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我随机说明了来意:“市人医的两位医疗专家要求加入农工党,请张书记给予支持。”张书记立即爽朗地回答:“我们党委会研究后一定给你们答复。”
三天后,我接到了张书记的电话,中共市人医党委同意农工党市委发展两位医疗专家的决定。我随即感谢张书记对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视和对我这个后辈的厚爱。当我把这一消息向谈秘书长汇报后,他非常高兴。农工党市人医支部王主任知道这一信息后,也欣喜若狂,激动地说:“我们惟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本单位的发展献计出力,用实际行动感谢中共市人医党委的关爱!”九年后,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召开的基层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农工党市人医支部被评为先进集体,并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农工党市委会领导看到农工党市人医支部工作如此出色,高度赞扬了我当年的协调工作。
发展成员问题的圆满解决,使我深深体会到,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沟通,才能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才能为多党合作事业献出绵薄之力,才能为新中国的发展与壮大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