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钰(扬州)
他,纯朴的脸,浓浓的眉,苍老的面容,很难使我相信他在万里西陲的边疆乌恰,一干就是40多年。然而,当我听了他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感人事迹以后,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心被深深打动了。从他的身上,我读懂了许多人生的意义。他就是人民的好医生—吴登云。
在我们这个时代,奉献被有些人认为很傻,但是不管个人主义和物欲主义如何膨胀,总还是有像吴登云这样的人在默默奉献。他们生命的崇高与善良,时时唤醒人们昏昏欲睡的良知。40年来,吴登云凭着一种对工作的痴情,用他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医德,为人们书写了生命天使的形象。40年来,他怀着对病人深厚的感情,以孺子牛般的赤诚,为患者服务,用一颗滚烫的心,把爱洒在病人的心田。他有句名言:当了医生就要把心“押”在责任上。40年来,他用执着的信念实践着他这句崇高的誓言。为了抢救垂危的患者,他为病人手术,整整9个小时没下手术台;为了抢救三度烧伤的患儿,他强忍着切肤之痛,从自己身上割下13块皮,植到孩子身上……这一切,又岂是常人所能做到?由此,我想到了天使,他不就是生命的天使吗?走近他的崇高,我感到一股巨大的人格震撼力,我的理想就是要沿着他所走过的路,做一名白衣天使。
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谁问起我的职业,我都会自豪地回答:我是一名护士。我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那白衣天使赋予我的光荣使命。无论人生的驿车将我载向何方,无论匆忙的岁月如何啃噬我的意志,无论世俗的偏见如何歧视护理职业,面对这一切,我都会挥挥衣袖,淡然一笑,我仍然注定用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去书写“兢兢业业,平平凡凡”这八个大字。学习吴登云,就是要学习他轻名利得失的品质,做一名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放心的护士。
有人说当护士又脏又累,它不是工作的最佳选择。侍候人这一行还说什么理想?朋友,你可曾知道,多少家庭的欢乐,多少人的健康无不关联着我们护士。在我的心底,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不求他人的赞扬,也不求索取,只希望用我的热爱,去温暖抚慰那一颗颗被病痛折磨的心房!在工作中,我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但给予病人医疗上的护理,而且也给予他们心灵的理解和安慰。有一次,我值夜班,发现一位病人面色青紫,呼吸急促,我立即意识到这位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于是,我一边向医生呼救,一边用吸引器快速轻柔地清除患者气管内的积血和痰液。经过和医生分秒必争的共同抢救,这位病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然而病人仍然非常恐惧,他焦急地问:“医生,还会不会出血?”我迎着他的目光,坚定地说:“别担心,有我们在你身旁……”,经过耐心的开导,这位病人心灵上的灰尘拂去了。我一直精心地护理着他,我们像亲人一样融洽地相处着。当他提前好转出院时,并不富裕的他送给我一堆礼品,里面还夹着一个红包,他胀着通红的脸对我说:“姑娘,多亏你了,那天如果不是你及时救治,我这条命早就没了,这是我的心意,请你一定要收下”。我拒绝了他的心意,将礼品和红包交给他,说到:“这是我应该做的,你的康复就是给我最好的礼品”。他满怀感激地走了,我伫立在那儿,心中顿时涌起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临床护士的辛劳,比起吴登云,又算得上什么?如果不把工作做好,又怎能配得上“白衣天使”的称号。
每当我身着衣帽,迈着轻盈的步伐,满怀深情地走进病房的时候,就像一滴水珠汇入了大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听诊器里,蕴藏着我追寻的梦境;注射器里,饱含着我的期望;长长的病区走廊就是我人生的“马路”;狭小的治疗室就是我青春的舞场;让濒临死亡的生命复苏,就是我璀粲的憧憬……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三分之一工作的时间是在人们熟睡的夜晚度过的,我们每天认真地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监护、换床单等看似平凡简单的工作,但它却凝聚着护士辛勤的汗水。许多护士为了做好护理工作,有的失去了与恋人约会的机会;有的还要放下怀抱中的婴儿,去守护更需要温暖和照顾的病人;有的失去了节假日,即使自己的亲人生病也不能前去照料……
护理是一门不容忽视的科学,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你瞧,那一双双洁白纤细的手,正细心地修理着一台台运转失灵的“机器”。一个个昏迷的大脑苏醒了,一颗颗狂跳的心平静了,一张张因痛苦而扭曲的面孔露出了笑容,一个个在死神面前彷徨的病人重又燃起了生的希望。不用详述那一只只棉球,一瓶瓶液体,也不用细谈那一颗颗仁慈的心,一滴滴流淌不息的汗水,一句句体贴入微的话语,天使般的微笑,带走了患者的疑云,驱赶了可恶的病魔。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里就充满了一种职业的自豪感与希望,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天使,在生命的天空展翅飞翔,那不就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护士吗?
让我们都来做生命的天使—让悲痛化作欢笑,让热情淹没消沉,让生命续写华章。把一腔的热血,献给苍白的面孔,把纯真的爱,交给所有的病人,为了患者的健康,奉献出整个青春和生命,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与梦想!所有从事护理事业的人们,一起来和我圆这个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