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群(省直)
测定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方法是找一组健康志愿者,早晨空腹吃葡萄糖,至2小时测血糖。以同一组人吃50克葡萄糖的GI为100,计算比较各种食物的GI值。
GI=某种食物2h后血糖曲线下面积/等量葡萄糖血糖曲线下面积?
GI<55,为低GI食物
GI 55—70为中GI食物
GI>70,为高GI食物
与传统的糖尿病人食物交换法相比,血糖生成指数法是一个较科学的食物选择新法。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血糖生成指数教育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接受传统的食物交换法均显著下降。
血糖生成指数法饮食步骤:首先,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在营养医生指导下,制定出每日膳食的总热量标准;然后,具体安排好日常食谱;最后,在具体选择某种食物时,可参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多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糖尿病人利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血糖大有好处。一般来说,只要一半的食物从高血糖生成指数替换成低血糖生成指数,就能获得显著改善血糖的效果。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55):
谷类:大麦、黑麦、荞麦、玉米碴等;
干豆类及制品:绿豆、蚕豆及其他杂豆;
乳类及制品:所有乳类;
薯类:尤其是生薯或冷处理过的薯制品;
水果类:如含酸丰富的水果:苹果、桃、杏干、李子、樱桃、猕猴桃、柑、柚子等;
即食食品:高纤维面包、饼干、方便面等;
混合膳食:设计较全面的糖尿病、减体重膳食等。
中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 55-70):
谷类:粗麦粉、大麦粉、甜玉米、玉米面、荞麦面条、荞麦粉、二面窝头等;
薯类:烤马铃薯、甘薯、山药等;
蔬菜类:根类蔬菜、果类蔬菜等;
水果类:热带水果及水果制品;
即食食品:全麦粉面包、炸马铃薯片等;
混合膳食:普通膳食。
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70):
谷类:各种精致谷类食物及制品;
薯类:糊化好的薯类如马铃薯泥、煮甘薯等;
蔬菜类:根、果蔬菜类如南瓜、胡萝卜等;
水果类:如西瓜;
即食食品:精白粉面包、饼干及蜂蜜、麦芽糖等。
饮食中,影响血糖生成指数的因素有
1、食物的成熟度:成熟程度越高,其血糖指数就越高。
2、食物的加工方法:加工的越精细,其血糖指数就越高。
3、吃的方法:去皮吃比带皮吃血糖指数高。
4、烹调方法:油炸、油煎、抹油烘烤、红烧、膨化食物血糖指数高;食物蒸煮的越透、越烂,其血糖指数就越高。
5、放置时间:如水果、薯类、根块类(如土豆、萝卜等)食物放置越久,糖化的越充分,其血糖指数就越高。
6、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越少,其血糖指数就越高。
7、膳食纤维素含量:膳食纤维(特别是水溶性纤维)越少,其血糖指数越高。
8、产地:同种食物,因产地不同,其血糖指数也有差异 。
9、因人而异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同种食物,在不同人吃后,其血糖的反应也会有差异;既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吃同一种食物,或是与不同食物同时吃时,对其血糖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差别。
鉴于以上因素,我们建议糖尿病人饮食设计,除了考虑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外,仔细读懂下面的技巧,或许你可以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享受各种美味食品,不再为有糖尿病而不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遗憾了。
1、荤素搭配。荤菜中的蛋白质和素菜中的膳食纤维都可以减缓吸收,即血糖升得较慢。比如吃包子代替吃馒头,吃饺子代替吃面条。
2、吃菜加点醋。食物经发酵后产生酸性物质,可使整个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数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柠檬汁也是降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简便易行方法。
3、水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在两餐之间吃一些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
4、“粗”粮不要细作。粗杂粮:荞麦面、燕麦面、玉米,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葡萄糖耐量。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出发,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则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粉或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
5、简单就好。在厨房要“懒”点,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类能整粒吃就不要磨。煮大麦粒的血糖生成指数为41,煮黄豆为18。蔬菜也是一样,一般薯类、蔬菜等不要切得太碎或成泥状。宁愿多嚼几下,让肠道多运动,对血糖控制有利。
6、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日常可直接买到的有魔芋,魔芋的纤维类含量极高。另外,多选用含天然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竹笋等,木耳、菇类也是较好来源。
7、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普通的小麦面条血糖生成指数为81.6,强化了蛋白质的意大利细面条为37,加鸡蛋的小麦扁面条为55。饺子是北方常用食物,蛋白质、纤维含量都高,也是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
8、急火煮,少加水。食物的软硬、生熟、稀稠、颗粒大小对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都有影响。因此,除非营养治疗的特殊需要外,谷类煮熟不必经过长时间高温和炖。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多,淀粉糊化就越好,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