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保(苏州)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60年沧桑巨变,一个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发展成了一个繁荣昌盛、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强国。每个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扬眉吐气,感到无比自豪。
60年弹指一挥间,我已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青人成了一个鬓毛斑白的耄耋老人。60年来,我最为感奋的是曾经是一名当了50年的政协委员。1952年9月,我被选为苏州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和他的常设机构市协商委员会的委员。1955年11月苏州市成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苏州市第一届委员会,我担任了委员。以后,从第二届到第十届委员会,我连续担任了9届委员,从1978年起,我又连续担任从第四届到第七届的江苏省政协委员,参与了长达50年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活动。步履匆匆,依依不舍,一种情深意长的心结,把我和政协牢牢地连结在一起。是政协,使我开拓了视野,汲取了营养,活跃了思想,增加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我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怀念之情。
50年亲身参与政协工作的实践,我深刻认识了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实行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政协委员有硕学鸿儒,艺界名流,领导干部,工农代表,是各界精英,名贤名流荟萃之所,体现了政治上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和组织上最广泛的代表性。委员们胸怀天下,情系百性,在政协的大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美妙的剧目,在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中,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展开协商讨论,提出善策良谋,反映了党和各界人士平等议事,同谋共识的合作精神,体现了党和各界人士和衷共济、群策群力的团结精神,政协发挥了独特的政治优势,把统一战线范围的人们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政协又是一所大学校,委员们在这所大学校里,聆听党政领导同志纵论天下形势任务的报告或重要讲话,有利于认清形势,端正方向,了解政策,明确任务,坚强信心,振奋精神。有时党政领导和委员们围桌而坐,共商大事,或三三两两,促膝谈心,畅叙友情。那种广交朋友,广纳群言,广求善谋的温厚谦恭精神,虚怀若谷,如善如流的谦逊态度,常常打动委员的心境,榜样的力量,影响了广大委员,提高了委员的政治协商、多党合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委员中许多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层次高、阅历深、知识博、见识广,对政协的议题展开热烈的议论,见仁见智,各抒所见,也是使大家相互启发,共勉共进的动力,工农代表在议论中求真务实,坦诚朴素,联系实际,直言不讳,有利于委员们从中汲取营养,更好地了解群众,了解基层,提高自己的认知度。在政协这个大学校里,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政协还不时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考察,参观学习等活动,促使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了解社情民意,丰富社会经验,为委员们接触新事物,了解新变化,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提高参政水平创造了条件。
政协又是广交朋友的殿堂,委员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都有宝贵的丰富的人生实践经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政协集聚了那么多的社会精英,人人都是自己的良师益友,通过交往,交流,可以博采众长,充实自己。
政协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的成员中,年龄,文化,阅历等等虽然存在很多差异,但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这个共同的目标,组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中共的政协主席、副主席思想深邃、心胸豁达,堪当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们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在他们的领导下,每个家庭成员如沐细雨,如坐春风,亲如一家,深感温暖。
50年中,我把每一次参加政协的活动,都看作为提高自己水平的学习机会。50年中,我从不放弃一次接受教育的机会,十分珍惜每一次活动给我的教育帮助。
50年中,我始终兢兢业业,竭智尽力,牢记使命,尽职尽责,没有虚度年华,尽到了一个政协委员的光荣责任。
回顾漫漫成长的道路,我每前进一步都有中国共产党的提携,都有人民政协的推动。
我骄傲,曾经当了50年的政协委员;
我感谢,人民政协为我提供了参政议政平台;
我珍惜,我为人民政协曾经作出过的一点成绩。
现在,我虽然不再是政协委员了,但我不会忘记政协,更不会忘记在政协工作中得到的教益。我仍将以一个普通公民和民主党派成员的身份,一如既往,关心国家和地方的建设,关心政协的建设,关心民生问题,尽我的余生争取为人民聊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