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保曾(南京)
1946年我来到南京从事城市建设工作。
那时,南京城内外满目苍痍,多数街巷是狭窄的断头路,破旧房子随处可见,城北还有大片菜田。中山路的福昌饭店和中山东路的后勤营房部只有六层楼,算是南京最高的建筑物了,人们称之为高层建筑。除中山大道外,基本上不见行道树。城墙上下杂草丛生,轮渡是过江的唯一方式。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开进南京城。当时我在工务局当工程师,上街修马路,亲眼见这支队伍由西向东,开往“总统府”。不久就把大门上面那张国民党旗放了下来,红旗升了上去。从此,中国开始一个新时代,至今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五十年代中期以后,拓宽贯通全市南北和东西四条干道:鼓楼至中央门的中央路;新街口至内桥的中山南路;鼓楼至太平门原有的保泰街为北京东路;鼓楼至草场门的北京西路,穿过颐和路民国时期公馆区南侧。这就形成十字交叉的南北和东西中轴线。
我一生都搞城建,因此城建朋友很多。1952年加入农工民主党,在市人大和市政协各工作5年。作为老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多年,同大家一起为政府献计献策,提出不少对城市建设的批评和建议。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解放,工作大胆创新:
第一个表现是建立城市骨架,积极完善干道网结构,那就是立体交叉。城西南的赛虹桥,东南的双桥门,东北的新庄等立交桥,都是四通八达的节点。为了完善大江南北交通,近年新建了长江二桥,三桥。四桥也开始动工。纬三路西延,开建过江隧道连同长江大桥,这四桥一隧已初步形成通江大动脉了。
第二个表现是东扩,西延,南伸。近年来南京城东扩到仙林地区,西延到河西龙江地区,南伸入江宁,这就形成三座新城,和主城相连,效果明显,使科技,经济,文化,社会事业上了新台阶。
第三个表现是以江为轴,跨江发展。这是解放以来南京规划建设一大突破。江北浦口区有大学城,老山森林公园和汤泉,珍珠泉风景名胜。六合区的大厂工业老区,积累多年经验,力量雄厚。从城市布局和地理位置来看,两个区是主城重要组成部份,跨江发展,意义深远。
历年来许多政协委员和他们所联系的专家学者,也十分关注南京山水城林的独特风貌。
山 南京处于宁镇山脉末梢的低山丘陵区。城北有狮子山,老虎山,象山。沿江的幕府山蕴藏炼铁原料白云石,多年开采产生大面积斑块,山形变丑。为了增加绿地覆盖率和美化沿江风貌,白云石矿2003年停产,在光秃的石缝栽种树木,现已逐渐见青。紫金山上早已存在大面积森林,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形成宽阔无边的绿海。玄武湖南侧的北极阁,鸡笼山,九华山和富贵山,已成为玄武湖一景。清凉山边有城,山下有河风貌独特。
水 南京的水体丰富。长江是重要水源和防洪蓄水库,是跨省水运通道和沿江一景。玄武湖,白鹭洲,莫愁湖均有大面积水体。内外秦淮河现已接通。内秦淮全长25公里,其中夫子庙一段水清景美,游船穿梭碧波之上,夜间两岸灯火迷人。外秦淮游船直通三叉河与武定门闸之间,两岸景色多变,沿河绿带逐步形成。金川河多年来是一条肮脏水沟,全程12.8公里废水出口甚多,污染严重。2003年沿线综合治理完毕,两岸已见成行树木,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城 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明城墙,是明皇帝朱元璋用20万工人,花了20年完成的,总长33.68公里。墙高12至24米,最大底宽27米,顶宽18米。其长度,宽度,高度,用材和坚固等综合优势堪称世界之最。五十年代初期,南京除建设委员会外,还有鲜为人知的拆城委员会,任务是拆除明城墙,以求便利交通。此举使人们惊讶和反对,时任省文化局长朱偰也极力主张保护这重要历史文物,可惜均未能如愿。当时我在南京建设局当工程师,派去调查拆城情况,用三天时间沿城墙根脚绕了一圈,目睹许多地段己成缺口。如果不是朱 当时再三呼喊,连中华门瓮城也拆了。值得一提的是,通济门原有瓮城平面呈曲线形,柔和美丽,其价值超过中华门。现在筹划申报世界遗产,如果通济门仍在,南京城墙由联合国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拆除后的南京城墙只剩下23.74公里了,十分可惜。
林 从建国那年开始就有群众性造林活动,最早的绿化重点是紫金山,接着就是雨花台。行道树以法桐为主,这一树种是乔木阔叶,遮荫效果很好,成了南京行道树种的主体。除山林及沿河绿化外,行道树是绿化主体,树种也多,有龙柏,雪松,薄壳山核桃,香樟,水杉,杨柳等。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重视生态环境,力争建成绿色南京和生态园林城市。
山水城林确实是南京的个性和特征。从全市看,山水城林是个整体,从局部看,有三个角落却也存在山水城林:狮子山上有绿树,树下有城,城下有河,形成环状美景。清凉山与林木,城墙及秦淮河排成直线,相互依存。鸡鸣寺东西有山林,林边有城,城下是开阔的玄武湖水面。多处景点统一构成山水城林风貌。这些景区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须加以完善。
孙中山先生早年曾对南京有过如下评价:“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未来发展,不可限量也”。
南京是著名古都,文人学者很多,十分关怀城建的质量升级和古城风貌,注重保护雄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经常联系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界人士,研讨保护民居和近代知名建筑物。例如,对颐和路民国时期公馆区的保护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城南民居如甘熙故居保护和维修提出建议,使之能在2002年开始维修恢复;提出有计划、分阶段保护和完善长江路文化一条街,使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江苏美术馆,毗卢寺,人民大会堂,金陵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江宁织造府等民国时期建筑等,体现浓厚的南京文化气氛。
高层建筑群在新街口,有商业,银行,餐饮,写字楼,宾馆等,这里,1979年开始建设金陵饭店,组织派我赴香港参加设计方案评审,1983年建成,37层,高度一百零几米,是当时南京第一高楼。不久出现金鹰和金贸,均为五十多层,高度超过两百米。现在新街口百货公司建成新楼,高度超过金鹰和金贸。人们要问,为什么高楼总是集中在新街口?其实很简单,因为那里经济效益好。于是越来越集中,出现高建筑群。
世界上多数大城市高楼集中,形成市中心,还有多中心的。南京鼓楼广场西北角正在建紫峰大厦,是江苏省最高的了。这里有商场,宾馆,写字楼,餐饮,游乐场等,看来将形成南京第二中心。
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媒体也对规划提过建议,对规划实施进行舆论监督。南京正向社会文明,科学化,现代化进军。新老城市规划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强规划的科学性,群众性,长远性,预见性,综合性,把城市带入一个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