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鹰(常 州)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非领导职务干部越来越多,在干部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发挥好、管理好、使用好这类干部,是当前组织人事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非领导职务干部队伍的特点分析
1、产生渠道的多样性。第一种是按照非领导职务晋升的规定,由下级干部提任。第二种是享受待遇型,即部队转业干部政策性安置的。第三种是实职领导干部改“非”型。2、发挥作用的差异性。拟提拔任职的工作积极性较高;享受待遇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从实职改“非”的工作主动性不够,作用发挥不理想。3、岗位职责的非竞争性。非领导职务干部不用承担领导职责而只是承担岗位职责,由“主管”变为“协管”,由“主角”变为“配角”,他们的工作任务轻,也不接受工作考核,岗位职责模糊,不明确。
二、影响机关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
一是缺乏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和良好氛围。许多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还没有把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对如何发挥他们作用研究不多。二是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市级以上单独针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制度几乎没有,使得少数干部长期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处于“赋闲”状态。三是非领导干部自身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思想情绪松懈,工作热情骤减,工作比较被动。造成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即没能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因人制宜,为改非领导干部设岗定责,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他们继续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此外还缺乏提早退出的机制和鼓励措施。
三、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的对策研究
1、制定管理办法。根据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特点设置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对工作出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2、提供干事舞台。应根据单位特点、能力特长、身体状况,为他们提供继续发挥作用的舞台,可协管或独立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或负责调研、督查、督办等工作。对有技术专长、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可安排他们直接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3、落实政策待遇。非领导职务干部的政治待遇要与同级领导职务干部同等对待,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有关活动,通报有关情况,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单位的重大决策事项。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非领导职务干部,有条件提拔使用的,应提任上一级非领导职务或转任同级领导职务。4、建立非领导职务干部“提前退出”机制,实施“离岗退养”、“提前退休”、“自愿辞职”等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非领导职务干部在编不在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