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林(省委)
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直是教育的热点问题,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江苏省委经过调查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最大差异主要在教师,教师配备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和教师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矛盾日趋尖锐。不要说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即便是同一区域的同类学校之间,教师素质和能力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这是师生负担加重、学校发展不均、择校风和赞助费盛行、各类辅导班泛滥、社会对教育状况不满意的主要根源之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江苏省委于今年的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启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试点工作的建议》。
江苏省委认为,在目前大范围地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还不太切合实际,但是,可以在条件基本具备或者比较成熟的区域先行试点,形成一定的经验后,再在面上推开。定期轮换可从南京和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先行试点,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按照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教学业绩和水平均摊到各个学校,并定期轮换,先从学校管理者开始轮换,管理者可三年轮换一次,教师可六年。这个方案的实施有几个需要配套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管理者的问题。同类学校的校长应该是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应通过优秀的机制选拔层次相当的优秀校长主政这些学校。二是教师待遇问题。参与试点的同类学校的教师待遇包括工资和福利应该是一致的。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的实施,这一问题不难解决。三是教师流动的相关问题。从机制上讲,只要宣传、解释到位,形成制度,靠教育行政的推动就可以实施,教师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抵制;从教师的生活保障来看,工资福利待遇的一致会消解许多矛盾。而住房距工作学校的远近也应该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如今交通越来越便捷,教师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先进,只要政策合理、补贴跟进,这些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四是同类学校的教育经费应大体相当,如有所谓择校费、赞助费应一律上交上级主管部门,用于区域内同类学校统一调配,尤其可用于教育硬件相对较差的学校。
这一提案被媒体广泛关注,电视台、报纸、网络都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江苏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该提案进行了批示,由省教育厅落实答复。省教育厅对此进行了研究,经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对该提案进行了全面认真的答复,将积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缩小县(区)域内教师收入水平差距;二是探索建立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定期交流机制;三是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试点工作;四是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此同时,省教育厅采纳了农工党江苏省委的建议,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市、县教育局,将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江苏省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