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涤生(苏州)
自古至今,东吴大地始终是名医荟萃之地,苏州城内的中医门派颇多,这是与现代医学的分科颇为相似。新中国建立的前后,姑苏城内的中医分科已非常详细,马友常的喉科,金绍文的儿科、葛云彬的伤科,黄一峰、奚风林的中医内科,均是闻名睱尔,声震东吴大地,并远播华夏各处。当初,中医教授均是收徒传艺,并非象现在中西医学院那样上大课,由理论到实践的。因此许多有志于医病救患的学子拜一个名师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如何潜心学习钻研把师傅的真本事学到手,才能悬壶济世。
本文要介绍的就是一位姑苏伤科名医,他叫过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加入农工党的老党员。提起他的大名,知名度颇高,但要提起他那传奇的一生,神奇的手法,那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平江医院的平民医生
苏州中医伤科的元老葛云彬是过策的恩师。1956年中央为充实北京中医研究院,从苏州上调的三名中医大师,葛云彬即其中之一,为表彰他的功绩,病逝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过策是得葛氏真学、传其精华的弟子之一,他用传统中医手法为伤骨科患者治疗骨折、脱臼、各部位的软组织扭伤,挫伤等各种病症,技艺精湛。
五十年代,过策在平江人民医院挂牌,他所在的一楼伤科诊室经常人满为“患”,时近中午,其他医务人员均去正常用餐了,但他的诊室里仍是围满了人,根本下不了班,吃不了午饭。苏州城里城外,四乡八壤,提起伤科过策,没有不翘大拇指的,郊县农民如有伤筋断骨都不愿去西医开刀打针,情愿天不亮出发到平江医院挂号找过策。原因就是过医生不仅医术高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医德高尚,过医生绝不会因为病人的身份而特别对待,如果说有“特殊待遇”的话,那他特别对农村来的病人亲切和蔼,边看病,边与病人拉家常,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将病人的伤痛解决了。尽管也有领导干部慕名求找他看病,但他仍然极其热心地为农民病员看病,并自称自己是老百姓的医生,于是平民医生的称号,就这样落到了过策的头上,真所谓有口皆碑。
出神入化的手法复位
清代末年,姑苏城内的中医,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尤其是为皇室治病过程中,留下的许多奇闻轶事,足够老苏州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论的。时光推移到十年动乱期间,行医近三十年的过策,对骨折以及最常见的腰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综合症的手法治疗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平江医院伤科门诊常常可见好多家属抬着病人求诊,但到中午时分,家属与病人就一起走着离开医院,让人难以置信,更令人惊叹不已。
文革中,有一次地区京剧团正在演出“智取威虎山”,演员从高台上翻下来,突然动作失误,头朝下由高处直接栽下来,发生了颈椎压缩性骨折,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谓头颈缩到脖腔里了。患者被紧急送到附一院急诊,怎么办?如何下手?大会诊时众说纷纭。于是,骨科主任提议请平江医院伤科医生过策一起会诊,是否有什么高招?经市领导拍板后,过医生迅速被接到,看过病人后,过医生提出先用手法复位再解决外伤等其他问题。要知道当时的政治气候,样板戏重点演员治不好是有政治责任的,但艺高人胆大的过医生硬是在骨科主任的配合下,将这个病人的头颈从腔子里拉了出来,摆正了位置,用这种魔术一般的手法复位,数月后病人就神奇地康复了。过医生的名气就更大了。此后不久,苏州文工团一位姓汪的布景师从4米高处跌下,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一周无法解大便等等,他就诊的医院马上推荐他转到平江医院找过策治疗,同样是神奇的手法复位,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没过多久,这位布景师也痊愈重返岗位。
一切以病人为重
因为常年废寝忘食地为患者治病,积劳成疾,1987年,胃部一直隐隐不舒的过医生被确认为胃部恶性肿瘤。有一个一家三口皆被过医生救治过的老农民,发自内心地感慨:“一个星期七天,有六天不能按时吃饭,怎能不生胃病,过医生的病都是我们这些老远从乡下赶来看病的人找出来的!”面对死神的威胁,他的态度非常冷静,真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对为他看病的医生们说:“立即手术,争取最好的结果。”胃大部切除手术迅速施行,术后疗效非常理想,康复也非常迅速,即使住院期间病房里也常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同病房的病友常与他开玩笑说:“过医生,你救的人太多,连阎王都对你特别优待,不让你去报到了。”
1989年,一位工厂女工家住四楼,在阳台上晒被子,谁知将被子甩出去时,用力过猛,连人带被子从四楼摔到楼下,送到医院后面对全身八处伴有移位和脱臼的粉碎性骨折,骨科医生不知从何下手。要知道,这么严重的骨折病例不抓紧手术复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要手术吧,如此虚弱的状态,恐怕上得了台,下不了台。怎么办?医生焦急,家属更焦急。这时,有人建议家属去找能手法复位的过策,但又告诉他们过医生本人两年前患胃部肿瘤手术后在家休养,能不能看病还是个问题。病人家属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上门求医,听完家属的叙述,富有同情心的过医生不顾身体虚弱,执意要救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工。
于是,家属将病人搬到离过医生家很近的王天井巷亲戚处,再去挽扶另一位“病人”——大手术后未彻底康复的过医生,到病人的床前,运用神奇的手法,将各片粉碎性骨折重合复位,将错位和脱臼之处复位。治疗中,过医生满头大汗,脸色苍白,连家属在边上都心疼地劝过医生“歇一会再治”,可是为了尽早解除病人痛苦,过医生硬是坚持了8个多小时!复位后,过医生还要定期上门为她复诊换药再上夹板,很长一段时间,在王洗马巷到王天井巷的小路上,常可见到病人家属搀扶着过医生蹒跚前行的身影。三四个月后,当这位葛姓女工神奇地站起来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后,很多人都难以相信,她曾从四楼阳台上摔下来过。过策的医德和本事也就越传越广,越传越远。
过医生治病救人除了手法,外用药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为了达到最佳疗效,使用的外敷中药,全是纯正地道的中药材,有些均是到产地采购回来加工,因此产生的费用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过医生对待金钱的态度是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的楷模。该收多少他收多少,决不多收,药费多少他只收成本,不加利润,而且他收费往往看人而定,经常对有特殊困难的病人少收费甚至不收费,个别外地赶来的穷苦病人,他还要招待病人吃饭。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时代,这样的高风亮节更是难能可贵,过医生笑着说:“我有退休工资,我不指望靠病人的钱发财,我只要能有经济力量继续为更多的病人服务就行了。”
当我看到过医生家极为普通的陈设和他简朴的衣着,不由发自内心钦佩他的为人,如果换作其他人有如此神奇的手法复位本领,也许早就发大财了,可是过医生并没有。作为农工党的老党员,他凭着医生救死扶伤的良知和对中医的热爱,为广大百姓服务数十年。我衷心希望,如此神奇的过氏伤科能后继有人,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