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钟祺 (南京)
两岸对峙 剑拔弩张
1948年,淮海战役国民党全军覆没,兵溃如山倒,江南风声鹤唳,兵荒马乱,四面楚歌。毛主席挥师“打过长江去”,解放大军聚集江北。我时任江阴要塞黄山炮台总台第六中台台长,全台一百多官兵,住勤黄山西麓鹅鼻嘴前沿阵地,下属三个分台,连队直属观通、雷达、勤务、弹药排、队。台本部驻扎黄山南军营,我率领连队执勤官兵在第一线绵亘防线数公里,日夜在山腰往返,严密向江北八圩、六圩、四墩子等港湾一带监视,但见江北舟楫人马蠕动频繁,人民解放军民兵络绎不绝,在做过大江的准备,渡江之势,如弓在弦。
为了配合解放军渡江,我们在地下党总台长唐秉琳的领导下,为了不伤害老百姓,将所有重磅炮弹引信拔除,为解放军顺利渡江奠定了基础。
大江东去浪滔滔 黄埔军魂品自高
我驻守黄山,将母亲安置在江阴城南南街十三号纱厂管家殷新甫先生家,殷家夫妇对我母亲照顾很好,并派我的一位老班长戴家贵也住在他们家,帮助料理家务,给他一部分机,可以随时与我通话。虽然其时江阴城内人心惶惶,但我母亲早年随军北伐出征,久经考验,故而处变不惊,我白天有时候抽空骑摩托回家看看,殷家左邻右舍都很和谐安定,这样我可以心无旁骛,作为黄埔军人,以爱国、爱家、爱民为己任,为解放军渡江暗中作准备,一心迎接大军过江。
临危受命 忠诚履约
农工中央原副主席,农工党南京市委主委章师明在1982年南京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中回忆(章师明同志时任政协南京市副主席):1948年冬农工党皖南地区特派员吴子培,曾任国民党屯溪贵徽师管区司令,策动皖南保安司令操竹友率所部一万多官兵投奔皖南山区游击总部胡明将军麾下,为皖南地区解放事业做出卓著功绩,他由皖南到南京,谈到他儿子吴钟祺,黄埔军校十八期炮科、陆军装甲兵学校(机械化学校)毕业,曾参加过印缅公路龙陵大捷战役,现任江阴要塞黄山炮台总台第六中台中台长,守黄山炮台鹅鼻嘴西段一带,全台克虏伯重炮配备,官兵文化技术很高,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江阴本土学生兵,都不愿意打内仗同室操戈。他说“我儿对父母很孝顺,我们父子谈好了,想和地下党联系,为祖国解放立功。我和你父亲章老是桐城中学同学,儿子和你在国立九中同学,可以以生命负责!”吴子培态度非常诚恳,经反映农工党华东局不久派周公南(周炎、原名范之超,现上海文史馆员),以淞沪警备司令部少校参谋,黄埔十六期同学身份来江阴会吴钟祺,“章师明同志介绍你加入农工民主党,组织已批准,由上海农工党组织与你单线联系,并要求你很好隐蔽,在官兵中进行策反工作,大军渡江时率部起义。”1949年4月21日黎明前,百万雄师过大江向江南挺进时,吴钟祺信守诺言,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起义斗争中调转炮口,为解放军顺利渡江立下了功劳。
和平奋斗救中国
毋忘孙中山先生教诲:和平奋斗救中国。我现任民革南京市委顾问、黄埔军校江苏省同学会副会长、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曾担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祖国统一委员、省联络委副主任。多年来和台湾、海内外黄埔同学广泛联系来往交流,黄埔校友包括直系亲属子女多年来像“飘飘何处去,天地一沙鸥”一样浪迹天涯,他们热爱祖国,国共分裂内战逼得他们“走遍了漫漫天涯路”。现祖国强盛繁荣,盛世年华,思乡愈切,自2005年以来,回来探亲访旧日益不绝,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在南京就先后接待数千人次。两岸三通经贸合作交流来往者,日以万计。大江东去浪滔滔,我愿在有生之年,和亲属子女朋友,永远为两岸同胞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的幸福未来,为祖国的和平统一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