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市宣
农工党成立于1930年,在目前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中是成立较早的。在我党七十多年的奋斗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的我党先辈,为追求理想、探寻道路,不惜舍家别业、追随革命;为抵御外辱、争取独立,甘愿牺牲生命、前仆后继;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始终兢兢业业、奉献一生。
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农工党苏州市委多年来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工党史教育,让广大农工党员学习我党先辈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进步性和广泛性,尤其是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党先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对于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派的凝聚力,树立党派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认识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发挥党史教育作用的前提
党史教育工作是加强我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要让广大农工党员了解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进而主动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工党各级组织必须积极发挥党史教育的作用,充分认识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党史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党史教育工作纳入常规工作。一是将学习农工党史和统战理论作为常委中心学习组重要任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每次主委办公会和常委会议,都将党史教育作为必要内容之一,提高领导班子的党史理论水平。二是把党史教育工作纳入市委会全年工作计划,贯穿于各项主要活动之中,主要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机关干部具体抓,增强广大党员对党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加大对党史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专人负责,保证经费支出,健全工作机制,为党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是发挥党史教育作用的载体
市委会认真研究探索党史教育工作思路,突出农工党从逐步靠拢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线,围绕中心工作,突出主题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史教育。一是结合纪念活动开展党史教育:2008年“五一”前夕,市委会邀请了市(县)老领导举行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座谈会,缅怀我党先辈为多党合作事业所做的贡献,让年轻同志了解我党先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继承发扬先辈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良传统。二是结合学教活动开展党史教育:作为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委会主要领导率领市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前往南京祭拜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先后凭吊了邓演达烈士殉难处、邓演达烈士墓及新落成的铜像、雨花台烈士陵园农工党史教育基地,通过缅怀烈士的光辉事迹,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三是结合历史传承开展党史教育:市委会专门邀请上世纪50年代加入农工党组织的老党员举行座谈会,回顾农工党苏州市地方组织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懈努力,老党员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了广大年轻党员,更加坚定了党员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三、建立党史教育的骨干队伍,是发挥党史教育作用的保证
党史教育工作,是市委会的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发现挖掘骨干力量,逐步建立党史宣传教育队伍,是发挥党史教育作用的保证。一是发挥代表性人士的旗帜作用。原农工党苏州市委主委夏宗保同志是农工党苏州市地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拥有数十年从事党派工作的经历,是党史教育的旗帜性人物。根据他的口述和掌握的历史资料,整理了农工党苏州地方组织五十多年的历史,翔实可靠,十分珍贵。二是发挥骨干党员的带动作用。市委会为发挥基层组织宣传委员的作用,开展党史宣传教育,专程邀请了农工党史专家作专题讲座,让与会党员深刻了解我党光辉历史,并通过骨干党员的积极推动,带动了基层组织学习党史的热情。三是发挥机关干部的宣传作用。市委会委派机关同志前往省委接受培训并担任党史宣讲员,利用农工党江苏省委编撰的党史教材,深入基层支部进行党史宣传,为新党员培训,上好“党史第一课”。
四、构筑党史教育的宣传阵地,是发挥党史教育作用的窗口
要让广大农工党员和社会各界了解我党历史,就必须建立党史教育的宣传阵地,发挥窗口作用,构筑宣传平台。一是发挥党内刊物的阵地作用。中央及各省、市农工党内部刊物相呼应,搭建农工党史宣传教育三级平台。农工党苏州市委的内部刊物《苏州农工》定期开设党史专栏。二是发挥统战刊物的阵地作用。充分利用中共统战刊物包括党报党刊的影响力,报道党史教育的相关内容,想方设法组织符合要求的稿件,增加刊登率,树立农工党的良好形象。三是发挥互联网站的阵地作用。目前,全国农工党约有三分之二省级组织设立了网站,更多的市级或县级组织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应开辟专门的页面宣传党史,与时俱进做好党史教育工作,更切合年轻党员的阅读习惯,使党史教育更具实效性。
农工党的历史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通过一系列党史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了解我党的光辉历史,增强了作为一名农工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并从长期革命斗争中充分认识到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存在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