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娅 (常州)
每天吃过晚饭,就会有一串优扬的旋律轻柔地飘进耳朵,这是我的母亲在认真练习钢琴,虽然略显生涩,但用心执着,让我总是生出丝丝感动。
我一直以我的母亲为骄傲,并不是她取得过非凡的成就,抑或做出过惊人的举动,她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但在我眼里,她是一位兰花般的母亲,清雅、坚毅、智慧。
母亲生了一儿一女,可谓不多不少,儿女双全,但据母亲说,作为小女儿的我差点就不能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我父亲是一位地质勘探工作者,长年在野外奔波,一年才能回家一次,而母亲并不是本地人,孤身一人,一切家庭事物均要靠她操持,两个小孩如何能养活,母亲曾想狠心把尚未成形的我舍弃,但朋友最终的一句话打动了她,“如果是一位漂亮的公主,那多好啊!”于是我也有幸来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有缘成为了我母亲钟爱的小女儿,那时,我哥哥已经五岁了。
如兰的母亲,源于她的勤劳与坚韧。无亲无故,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并且要忙于工作,艰难可想而知。我记得有一次半夜发烧,寒冬里,母亲柔弱的双臂,抱着穿着厚厚棉衣的我,步行近一个小时才赶到医院,因为小,我已不能记得母亲的疲惫神情,但我每次想到这个情景,都会心中涌动热浪,久久不能平息。母亲上班很早,七点便要开始工作,每天母亲都是天还没亮就要起床,买回菜,做好早餐,把孩子们中午的饭菜准备好,然后赶往远在郊外的工厂,准时上班。晚上回到家,继续着家务的操劳,母亲不仅勤劳,而且聪慧,每天有限时间里,她会利用一些空闲为我们做几件漂亮的衣服或织出时新的毛衫,我的衣服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小外套小裙子上面总会绣着一些漂亮的图案,或是一只可爱的小兔,或是一朵盛开的鲜花,以至于我的同学羡慕得要命,那时,我会自豪地说,这是我妈妈自己做的。
如兰的母亲,源于她的认真与智慧。母亲出生在上海,生活可算是优越,因为某个特殊的原因,高中毕业后只身来到本市一家企业工作,她从事的是微生物化验,她并不是专业出身,工作以后才开始学习这方面的技术,虽然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肩上,但对待工作,她始终兢兢业业,追求完美。为了提高专业技能,她去大学进修,参加专业培训,孜孜不倦地学习专业技术,靠她自己认真钻研的劲头与天资聪慧的悟性,母亲在小小的化验室里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她与同事合作的项目曾获得了当时轻工部的科技成果奖,但由于没有大学学历,直到退休,她始终未能评上工程师职称,这是她一生的遗憾。
如兰的母亲,源于她的美丽与优雅。母亲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有着优雅的风度,因为她从上海来,当时许多人都称她为“上海小姐”,她说话轻声曼语,待人真诚和善,热爱音乐、戏曲。年轻时,她有一把名叫“秦琴”的乐器,圆盘长柄,有四根弦,小时候,我经常会看着母亲拿一片类似硬塑料片的东西,轻拨琴弦,低声吟唱,有抒情的歌曲,有柔美的评弹,有委婉的越剧,每当那时,心中便泛起无限向往,想象着长大后也能像母亲那样优雅地抚琴吟唱。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母亲也奇怪地受到冲击,竟然会有莫名其妙的大字报,说母亲是资产阶级小姐,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所幸有惊无险,未有进一步的迫害。柔弱的母亲,孤身在异乡,虽然家庭工作双重压力,但她一直乐观向上,我们总会听到她边做事边哼唱着小曲,歌曲、评弹、沪剧、越剧,什么都行,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多彩。
母亲一直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对于新生事物她从不拒绝,并乐于尝试,退休后她甚至还曾经商,从头学习她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虽然没有不菲的收益,但也像模像样地自己做了回老板。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岁月的磨练给了她更多的坚韧,但并没有侵蚀掉她的纯真,她相信人心向善,她注重养生保健,喜欢烹饪菜肴,因此母亲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起码十岁;她乐善好施,见到经受贫困、疾病、灾难的人,她必定要伸出援手,哪怕是尽自己一份薄力。现在,母亲已经七十岁,但依然健康美丽优雅,基于对音乐的爱好,她来到老年大学学习钢琴,每天一丝不苟地练习,就像她以前认真地学习与工作一样。我们衷心祝愿她的晚年一如兰花般安宁、悠然,清香四溢。